目數,就是孔數,就是每平方英寸上的孔數目。目數越大,孔徑越小。一般來說,目數×孔徑(微米數)=12500。比如,400目的篩網的孔徑為38微米左右;500目的篩網的孔徑是30微米左右。由于存在開孔率的問題,也就是因為編織網時用的絲的粗細的不同,不同的國家的標準也不一樣,目前存在美國標準、英國標準和日本標準三種,其中英國和美國的相近,日本的差別較大。我國使用的是美國標準,也就是可用上面給出的公式計算。由此定義可以看出,目數的大小決定了篩網孔徑的大小。而篩網孔徑的大小決定了所過篩粉體的最大顆粒Dmax。所以,我們可以看出,400目的拋光粉完全有可能非常細,比如只有1-2微米,也完全有可能是10微米、20微米。因為,篩網的孔徑是38微米左右。我們生產400目的拋光粉的D50就有20微米。因此,用目數來恒量顆粒粉的顆粒大小是不恰當的,正確的做法應該是用粒徑(D10,中位徑D50,D90)來表示顆粒大小,用目數折算最大粒徑。舉例來說,D50是2微米的粉,D3大致是0.9微米,D97是4微米。什么意思呢?號稱是2微米的粉中,小于0.9微米不能超過3%,大于4微米的不能超過3%。
目數前加正負號則表示能否漏過該目數的網孔。負數表示能漏過該目數的網孔,即顆粒尺寸小于網孔尺寸;而正數表示不能漏過該目數的網孔,即顆粒尺寸大于網孔尺寸。例如,顆粒為-100目~+200目,即表示這些顆粒能從100目的網孔漏過而不能從200目的網孔漏過,在篩選這種目數的顆粒時,應將目數大(200)的放在目數。100)的篩網下面,在目數大(200)的篩網中留下的即為-100~200目的顆粒。